“不对,不对啊,二皇子才四岁,怎么能献妙计、破妖术、炸城门?”杨赐看着皇甫嵩的军报,满脸疑惑。
难不成皇甫嵩为了讨好刘协,把别人的军功安在刘协头上?
但是不可能啊,如果是别人的军功报过来,这么明显的不合理,难道皇甫嵩不担心太尉府查证?
就算太尉府不查证,大将军府岂不查证,要知道现在大将军可是何进。
“也不是不可能,伯献请看,这是术儿查证的结果。”袁隗把袁术的家书递给杨赐,指出袁术对刘协的调查。
“这个刘澈,真的有这等本事?《尉缭子》?就算专研《尉缭子》,也不可能有这等手段。”杨赐说道。
“这可不一定,有一个刘澈,就有可能有第二个其他什么澈,只是现在还没查出来而已。况且,如果没有刘澈这样一个人,一会儿诏对,伯献打算怎么说?”
袁隗和杨赐都是大汉朝的冠族之人,对朝廷大事非常清楚,有些话自然不能明说。
关于刘协献计、破妖术、炸城门,不光要给皇帝一个说法,还得给皇后和文武百官一个说法,要不整个朝廷就会秩序大乱。
一个三岁多的孩子,就有如此智计,朝中的文武大臣岂不会立刻倒向刘协,而皇后一党岂会让刘协活着,到时候朝中定会大乱。
现在宫外有黄巾军作乱,宫内如果再乱,那大汉朝可就······
刘澈,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刘澈,至于刘澈这个人实际如何,那就另当别论了。
三人统一口径,一起拿着皇甫嵩的军报,去宣室殿诏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