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会>奇幻小说>公主殿下嫁到 > 46.同心结,相思扣
    花逢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

    时值八月,京都各处所植桂树花开,十里飘香。更有艳丽牡丹,争强斗艳,国色生香,独傲群芳;花开各处,各占千秋,自是引人入胜,美不胜收。

    北魏皇城之内行人商贾旅客,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商道繁花似锦,国立蒸蒸日上,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如今,北魏皇城的八月迎来了一件举国同庆的大喜事儿,满朝文武皆为此而忙碌,百姓们也都是喜上眉梢,因为很快便是千秋诞日,当朝太皇太后的六十岁大寿,这自然是一件值得举国同庆的喜事儿。

    虽然太皇太后有下过懿旨说只办家宴便可,不许铺张浪费,可皇帝陛下孝心可嘉,还是着意礼部同内务府对此事多加上心,满朝文武多有附议,就连各州镇的总管也都会亲赴京师为太皇太后贺寿。

    州镇总管为各州总管事,领该州军政大权,相当于一州军政长官。北魏共划分十三个州,州下分镇,各州都有一名州镇总管,为维护地方吏治与安宁,各州都有人数不同的军队戍守,小则一二百人,一般一千多人,多则有五千兵士,但均不得超过朝廷内限,不得越过皇城戍卫!

    十三州镇中只有三州实力强盛,有五千兵士戍守,这三周分别是相州、并州和崇州。这三周的总管也是能征善战的勇将,可以坐上这个位置不是靠自己战场上出生入死拼杀而得来的军功,便是家族累世所积累的功勋,身份和地位都贵不可言。

    像这样的军功世家,又手握兵权,占据一方州镇的总管,自是从未将朝中的那些个高官们放在眼中,即便是小皇帝,除去皇帝尊位,按照辈份还得对他们以姥爷叔伯辈相称,各个自是威风八面,不可一世。

    这样的一群军营里成长的大将,他们只推崇两件东西,一个是沙场真英雄,而第二个便是自己手中的那柄利剑。可就是这样一群功勋卓著的将领们,他们谁都不钦佩,就钦佩太皇太后!

    一听说太皇太后大寿,纷纷上表请旨上表,亲自上京为太皇太后贺寿。这可让满朝文武都心虚了好一阵,朝中议事,议来议去都没个正好的说法。

    这若是不让他们来,这群兵蛮子,若是闹起来谁都安身不了;若是让他们来,这随行几人,依仗如何,这要是每人带个一两百人来,这京师的安,谁来负责?

    最后还是高丞相在请示过太皇太后之后,让朝廷以太皇太后老人家的名义,发了个通文给各州总管,来京城贺寿可以,只需仆从十人,多则不待。

    太皇太后亲自发话,也是让高丞相松了口气,加起来一百来号人,对京城也不至于有太大的威胁,便欣然应允,只是为策安,还是建议太皇太后多宽容几人名额,以保各州总管这上京一路,多添几个随行护卫,也有个保障。

    太皇太后听后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言道:

    这群兵痞子,他们不去招惹别人就算不错的了,哪还有人敢去行刺他们啊!即便真有哪个胆大的毛贼,他们手中有剑,还怕个甚来!

    十人就是十人,绝不增减,便这样回了他们,他们不会有异议的!

    就这样,此事在太皇太后一语之中,便板上拍钉了。

    故而,这才八月初,京城里便热闹不凡,陆续有各路先行使者快马入京,送加急文书和通报各州总管行至何处的,应接不暇!

    这不,我这才刚出了皇城,便迎面看到一个快马送公文的使者,骑马而过,遇到接应之人,才跳下马来立足不稳差点摔将在地。

    可能是已经来回跑了好几趟的缘故吧,急忙将公文交给了接应之人,便有些虚脱一般盘腿坐在了地上大口喘着气。

    那接应之人拿过文书之后,顾不上其他,便急忙入了宫门,将手中公文尽快呈上。

    我瞧着那使者似有脱水之症,便让阿正去把水袋取来,递给了那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