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梁两家约定好相看的时间是在上午十点。
于满塘接了自家姐姐,又请了本族近支的两个说话爽利、做事周全的侄儿媳妇,再加上大冲媳妇梁秋花,总共是四个人作陪。
他昨天就已经通知了人家,今天九点半不到,两个侄儿媳妇儿就早早地放下手头的活计,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地过来等着了。
可是,一直等到快晌午,眼看着日头都要往西歪了,也不见梁家来个人。
于满塘纳闷,问大冲家的是不是记错了日子,梁秋花赌咒发誓地说没记错。
为了证明自己没记错,她让大冲蹬上于明军的自行车,大中午地去了趟娘家问情况。
等两口子回来已经是晌午外了,梁秋花胖,折腾这一回,直累得气喘吁吁,一脑门子汗。
她还没进屋就叫辛苦,进了屋端起上午就沏好的一壶茶对着壶嘴就灌了半壶,灌完一抹嘴才说,人家梁秋云现在是姜家铺小学的代课老师,今天上午有课,下午才能腾出空来。
于满塘一听又意外又不好意思。意外的是,早就订好的事,梁家怎么就没把空儿提前腾出来呢,就是临时有事也该派个人过来说一声啊。不好意思的是,害几位作陪的白白等了一上午,下午还得继续耽误人家工夫。
梁秋花这么一说,两位作陪的媳妇互相看了一眼,其中那个叫刘桃的就笑着说:“看来是人家大闺女脸皮儿薄,这相个亲都两请三请的,这以后过门上轿的时候,可不得请十趟啊?”
刘桃说得喜笑,意思却表达得很清楚:才只是相个亲,梁家这架子摆过了。
梁秋花一听就不乐意了,“我堂妹现在是姜家铺村小的人民教师,干的是教书育人的活,可不忙吗?”
刘桃是个圆全人,人来帮忙陪客可不是来呛火吵架的,既然自己的意思已经表达过去,也就不跟梁秋花争,笑一下,就说先回家做中饭,等下午再来。
于满塘老大不落忍,给两个侄儿媳妇儿各抓了一大把水果糖,让给孩子们带着。
梁秋花也回家做中饭了,临走说家里没菜了,顺手就把于家窗台鸡窝里老母鸡刚下的还热乎着的两个大鸡蛋给摸走了。
大姑留下来,跟着于满塘一起做饭。
心里有事,大家都不觉着饿,大姑就说做个简单的菜叶疙瘩汤吧,方便又省事。
于满塘烧火,眼看着锅里水开,大姑舀了一碗细面站在锅台边搅着疙瘩,边搅边跟于满塘说:“上一次人姜家,闺女不也是老师?人家爹还是大队长呢。相看、认家、订婚都是和和气气,礼数周全的,也没见这么摆过谱。”
锅里水开,大姑把拌好的面疙瘩下进锅里,拿勺子搅着,又说,“相个亲就这样拿大,万一真成了,过了门不更难伺候?”
于满塘往灶里填把柴,叹着气说:“没办法啊,咱现在上不来好茬儿。”
大姑不由又生气,“都怪姜家那闺女,你说父母都是识礼懂事的,怎么就生出那么个丢人现眼的闺女呢?”
老姐弟俩边说话边做饭,眼看着午饭做中,大姑往灶火屋外探了探头,“军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