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他们按照提前安排好的流程先去了榕城最大的影视城。
他们这部电影属于文艺片,讲的是抑郁症患者的故事,整部片子的基调都比较压抑。电影前期又没有太多的宣传,所以来观影的人并不是很多。
姜意第一次参加路演,没什么经验,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他们后面进了电影院,然后安安静静地站在一旁听他们的发言。
路演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现场观众的提问环节,姜意没想到第一个问题竟然就是关于她的。
“王导,请问你这次为什么会选择一个新人来担任您电影里的女二?她是什么地方打动了您?”
王导摸了摸后脑勺,看了一眼姜意,反问道:“那你觉得她在电影里的表现怎么样?”
提问的是一个年轻姑娘,她想了想,说道:“很真实,我甚至觉得她现在站在那还是电影里的小薇,完全不像是演出来的。”
“我当初选她也是因为一些巧合。但当她开始演的时候,我心里的想法和你是一样的。她的表演没有任何表演的痕迹,没有任何技术性的东西,就是一种她特有的灵气。这是她的优势,也是别人学不来的一种天赋。”
王导在电影界有着举足轻重地地位,他不仅能拍情感细腻的文艺片,也能拍叫座的商业片。他这话一出,现场的媒体纷纷把摄像头对向了姜意。
一个小新人和一个被大导演肯定的小新人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主持人八面玲珑,立马把问题抛给了姜意,“小意,听见王导这么夸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姜意思考了几秒钟,“嗯……这也没什么好说的,王导在剧组的时候就经常夸我呢!”
所有人哄然大笑了起来,如果是其他人说这句话可能会引来反感,会觉得是在故意的夸耀。可从她嘴里说出来就无比自然,好像这真的只是很稀疏平常的一件事。
观众原本对她的印象也还只停留在电影里角色,可她一说话,大家也渐渐地把她和电影中的角色分离开来,她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变得立体了。
姜意不理解大家为什么会突然发笑笑,她拿着话筒站在那有些不知所措,整个人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
这一幕刚好被媒体的摄像机给录了下来。
姜意精准地捕捉到了镜头,她面对镜头反而比面对观众要放松了许多,对她来说,镜头就像是一双不会说话的眼睛,只起着记录和传达的作用。而观众不仅有眼睛还有嘴巴,当他们看向她的时候,她会忍不住手足无措。
现场的观众虽然对她还有些好奇,但他们更多的还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影片本身。这部影片虽然压抑,但它揭示的社会问题却是值得让人深思和反省的。
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产后抑郁复发,会有谁去在意她们的情况,去倾听她们内心的声音。
她们似乎也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被冠上了某某孩子的妈妈,某某男士的老婆。
……
在榕城的路演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他们跑了榕城大大小小十多个影城,整个剧组的人都疲惫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