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柳氏、刘氏两人,李氏对这里里外外的事情,知道得更多一些。
比如朱家村的人之所以会动了朱氏蒙学的心思,主要还是因为他们突然发现自己家的孩子能干,像“堆肥计划”这样的大事都能干了,惊呼不已。
搞得好像那帮孩子有多能干似的,其实嘛,他们不过是干了“跑腿”的活,真正的活还是在朱七、大宝、二宝等人身上。
“这事我知道,那几天八妹特别忙,去跟大宝、二宝商量了好几次,就是朱三、朱七,还有我婆婆,也有在后面帮忙……”李氏说道,“你们想啊,那么多人在后面帮孩子出主意,那孩子能干叉了?”
“那可不一定,孩子就是孩子,要是没个大人操持,再机灵也办不了什么大事。”李母到是没想到,前面居然还有这么一出。
她感慨的表示,这上没上过启蒙班的,就是不一样。
像他们李家村的,这么大的孩子都还在玩泥巴、撒野,人家朱家村的都知道帮大人干活了,还一干就是大事。
不说别人家,就是偶尔李氏带三宝、四宝回来,她都能够看出这两个外孙跟跟自家孙子的区别——一个一看就是野小子,而另一个却文文静静的,特别懂礼物,看着就让人心生喜爱。
“娘,你只看到启蒙班的孩子干成了这回的事情,可在这之前,八妹早不知道带着他们干成了多少事情了。”因为三宝、四宝也在启蒙班呆着,李氏能不知道自家两个儿子平时忙什么?
她笑眯眯的,将这一年来三宝、四宝跟着那帮孩子干了哪些事情,学到了什么,挑了几件讲出来。
某些事情看着不起眼,比如捉个蜻蜓,观察个水稻什么的,但如果这件事情从开始的策划到执行,再到后面的记录跟总结,都是孩子们自己完成的呢?
“经过了那么一年,启蒙班的这群孩子的动手能力,早就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李氏说道,“这回的事情看着难,其实没什么难度,因为他们只要会张着嘴巴问,会计算就够了。策划跟计划,有大宝、二宝呢,我男人大哥家的那两个孩子,娘,你也见过,天生就是读书的料,有他们俩牵头,这事难差了?”
“所以……说到底,这件事情是你男人大哥家的那两孩子的功劳?”李氏恍恍惚惚,有些不敢相信。
启蒙班的孩子就算了,可大宝、二宝年纪也不大吧?
再一想到自家的几个大孙子,心塞了——本来就已经比不过三宝、四宝这两小的,结果连两大的也比不过,这也太郁闷了!
李氏点头,说道:“虽然不全部是大宝、二宝的功劳,但他俩确实占了很大一头,连我婆婆都当着大家的面,夸了他们好几次。我平时做账,他们俩也有帮忙。还有啊,我大嫂那边……我观察了一点,估计也是他俩帮忙管理账本的。我大嫂那我知道,识的字还没有多好,当初学算术也学得稀里糊涂的,没有大宝、二宝,她的账本不会记得那么漂亮。”
李母更心塞了:“那照你这么说,那个蒙学什么的,其实你几个侄子读不读,也没什么区别了?”
“先不说我婆婆会不会收外村的,就是收,咱确实也得好好考虑到底要不要送。外面把我婆婆催得特别神,可我婆婆一直在强调,那么多孩子,不是所有孩子都是文曲星,但到底是哪一个,全凭孩子自己的本事。”李氏说道,“要是我婆婆真的这么有本事,我男人也考秀才去了,干嘛还呆在村子里?有哪个当娘的,有好处不好顾着自己的娃,娘,你说是吧?”
“唉……”李母重重叹了口气,完全没了冲动。
就是李氏的那几个嫂子,这样听了以后,也不急吼吼的想要抢这个读书的名额了。
会不会读书,那就是天生的,即使朱大娘再厉害,若他们家的娃不会读书,花钱送了也没用。
李氏看到她娘的样子,笑了:“娘,这读书就是这样,就是我也不敢保证三宝、四宝读了书,以后肯定有出息。反正呢,有这个机会,咱就送,至于以后会成什么样子,全看孩子自己的本事。我的意思就是这样,要是你和几个嫂嫂想送侄子读书,那肯定没问题,我肯定会跟我婆婆说,让她帮忙给个名额,但你们不要抱太大希望,觉得进了什么蒙学,他就一定会有出息,考出名堂。这就跟送学徒到师傅那里学手艺一样,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